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OECMs 生态共护计划成功入选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筹资项目资助计划」资助名单。
「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筹资项目资助计划」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华北电力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希望通过捐赠引导资金的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开展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并探索引导各相关方参与及校友捐赠的新模式。
「翎影湖光——中国科大校园 OECMs 生态共护计划」是由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联合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发起设立,旨在依托中国科大校园融入城市的优异校园生态环境,以及环境工程系学科交叉、理工交融的杰出科研水平,通过推进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系统化进程,实施生态恢复、环境治理、公众教育等措施,强化校园及周边生态网络连通性,增强城市区域生态稳定性。
该项目致力于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生态价值,使其成为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典范,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增强公众对生态系统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亮点:科技赋能与多方参与

科技赋能保护:首创高校级环境DNA+AI监测体系,精准追踪物种动态,数据驱动科学决策;开发数字生态地图,实时可视化校园生态信息。
教育科研融合:将生态保护纳入课程,学生可参与鸟类行为研究、植被恢复实验,打造“校园即实验室”的科教模式。
校友深度共建:创新性地推出“校友生态共建计划”,通过校友认领保护区域、捐赠生态修复基金等方式,调动校友资源参与项目。借助校友的广泛网络和影响力,为校园生态保护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校友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示范效应与模式推广:项目通过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校园OECMs体系,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城市高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通过高校与社区、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推动了多方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形成,提升了社会各界的生态意识。
绿色行动,我们已经在路上
自2013年起,中国科大首次开启校园树木认养项目,从此,一棵棵承载着青春记忆的树,在母校的土地上扎根生长。

迄今为止科大校园认养树木共计52棵,捐赠来自44个班级、校友组织和团体,认捐树木分布于东区(46棵)、西区(6棵)的主要校园景观区域。班级树木认捐目前仅接收以班级为单位的捐赠群体参与,认养金额为1万元/年,5年起捐。
目前,班级树木捐赠资金主要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我们计划将班级树木认捐资金定向用于中国科大OECMs校园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作为该项目的校友捐赠引导,吸引更多校友关注和参与校园生态环境。
结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翎影湖光——校园OECMs生态共护计划”通过“生态修复、监测系统、公众参与和资金保障”四大环节,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生态保护、科研创新、社会协同和教育赋能于一体的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该项目不仅是中国科大在OECMs体系建设上的具体实践,也是对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高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和示范。
在得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资助支持后,项目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推进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可持续发展。腾讯公益的扶持为项目提供了稳固的资金支持,确保其顺利实施与长远发展。通过校友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该项目将成为全国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推动更多高校加入生态保护的行列,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未来,项目还将联动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动全国高校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的分享与协作,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