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荣获求是研究生奖学金,孔祥栋同学坦言“一方面是十分荣幸的事情,另一方面这份殊荣也将为我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鞭策”。

孔祥栋
2020年求是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
16级物理化学专业博士
科研之中
孔祥栋现在主要从事碳基小分子催化转化,也就是利用电能作为驱动力,通过研发催化剂,将CO2等小分子进行催化氢化,制备具有经济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为加快全球碳中和碳平衡添砖加瓦。
同时,他也经常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通过骑行锻炼身体。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领略合肥周围的风光,也通过适当的放松来提高科研的效率。“科研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但富有意义的课余活动是科研过程中的润滑剂。”
课业之外
在课业之外,孔祥栋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大三时参加的“三下乡”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下乡”是指在农村普及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知识。2014年8月份,他和同学们深入安庆市枞阳县浮山开展“三下乡”,虽然天气非常闷热,但完全“阻挡不了同学们的工作热情”。他回忆起志愿期间感受到的当地人民的淳朴和热情,“大大加深了我对团队精神的理解”。
毕业之时
对于在中国科大本科直博的孔祥栋来说,毕业典礼是值得铭记一生的瞬间,因为那是自己用十年青春划上的完美句点。当校旗从头顶飘过,他觉得,在科大的种种经历都十分值得。他说自己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但他对科研的投入有目共睹的。
奖学金小课堂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先生创立,秉持“雪中送炭”的宗旨,积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核心理念。

查济民(1914—2007),浙江海宁袁花人。1927年考入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附设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1931年毕业,后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查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在1990年代先后捐赠3,000万港元及2,000万美元设立“桑麻基金会”及“求是科技基金会”,积极表扬和鼓励对中国纺织业及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宗旨
为促进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事业,激励青年学生立足国内,勤奋学习,蔚为国用,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自2000年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求是研究生奖学金”,每年奖励25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博士研究生,为中国科大培育科技英才、激励学子奋发进取发挥了卓著的功效。
评奖条件
1. 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立足国内,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勤奋刻苦,勇于创新,有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业、科研能力上成绩优秀、水平突出。
3. 品行端正,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4. 身体健康,生活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