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22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22 > 新闻(备份) > 正文

如期而至!在这里播下科学与希望的种子

4月22日,中国科大2023年科技活动周拉开帷幕。作为第八届“中国航天日”的系列活动,本次科技活动周围绕“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的主题,在东、中、西校区共设置了包括教育基金会科普点在内的共29个科普点,组织了118个活动方案,开展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科普系列活动,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科学盛宴。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有近1.5万名中小学生以及家长入校参观。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科普点

东校区的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科普点开展了主题为《天人交感: 太阳风暴怎样影响我们》的空间科学科普讲座。主要从事太阳物理研究的刘睿教授从人类从古至今对太阳的观测与研究历程讲起,分析太阳黑子的观测以及日冕加热等问题等,引出对太阳风暴的研究并做了详细的介绍。

在该科普点的一楼,还设有《空间天气》科普展,用科学语言概述了地球空间、中高层大气与极光等名词,配以图片及小科普,让参观者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空间天气知识。

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科普点

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集中了国内星系和宇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是全国性的、开放的天体物理研究平台。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科普点开放了天文仪器展、科普知识展及宣讲、科普走廊图片展和天文影片展。

在天文仪器展中,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了有关地球和太阳的科学知识,以及在观测活动中如何借助天文望远镜拍下一幅较为优秀的的行星摄影作品,并鼓励同学们要胸怀大志,努力学习,勇于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档案文博院科普点

在档案文博院科普点,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校史馆,了解中国科大从建设到南迁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代代科大人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感受到当代科大人优秀的精神面貌。

中国科大出版社科普点

中国科大出版社科普点组织了科学家故事分享会、“长大之后探索前沿科技”科普讲座暨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航天新材料“嫦娥钢”科普讲座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此外,出版社科普点在东区活动中心广场开展了太空种植舱展暨航空航天科普图书展,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参观。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科普点

今年是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成立40周年,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开放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模型展、关键设备实物展、大科学装置——合肥光源和视频展厅五个线下科普点,通过实地参观、观看宣传片等方式让大家了解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建设历程、发展历史和未来规划。

1669C

生命科学与医学科普点

生命科学与医学科普点在本次科技活动周中,不仅向公众展示了最新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成果,同时还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科普活动,如肠道科学与艺术科普插画巡展、制作叶脉书签、科普讲座等,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科学知识,探索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奥秘。

2091B

在每年的科普活动周现场,制作叶脉书签一直是生命科学学院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同学们可以亲自动手参与书签的制作,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这一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生命科学的奥秘,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创造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29169

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科普点

在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科普点,《阅壤——月壤科研成果艺术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观展过程中,观众可以欣赏人类探月史上最具清晰度和可读性的显微月壤颗粒图像,还能通过AR体验全方位观察月壤颗粒,从而深入到月球表面的微观世界,感受不一样的月球探索之旅。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科普点

《霄壤无垠 凌空逐梦》中国航天日主题展在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科普点举办。这一展览通过“中国航天大事记”、“中国空间站”和“仰望星空的中国科大人”三大板块,以图片、视频、模型等多种形式呈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成果以及中国科大人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设计了集齐四个展厅印章即可获得航天贴纸的互动环节,让观众在参观中更加融入其中,并留下自己专属的纪念,同时“中国航天历史见证签名画卷”也为观众留下了珍贵的见证印记。

本次科技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展现了中国科大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科普基金

为助力传承和培养科学传统,建设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倡导、弘扬科学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特设立“科普基金”。

目前,“科普基金”已支持了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科技馆援建项目、墨子沙龙、石头科普沙龙等多个科普项目,将复杂深奥的科学成果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公众及时掌握科学知识。

关闭